□李振
(资料图片)
随着新学期开学日的临近,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暑期也进入尾声。刚刚过去的这两个月,不少人再次重温全家出游的快乐。
如果说与疫情期间的假期相比,今年的“暑期档”有什么独特之处,那无疑就是“热”——从天山脚下到南海椰林,各地迎来出行需求的集中释放,旅游城市热度居高不下,热门景点一票难求。一些旅游平台显示,今年暑期的交通、住宿、餐饮等订单情况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。
热闹的旅游背后是消费的回温。今年,商务部专门将“暑假消费”列为2023消费提振年的重要内容,组织举办大量高规格的消费促进活动。从全国到地方,各地各级都将扩大内需,拓展消费作为恢复经济的重要手段,使出十八般武艺,出政策,给优惠,目的就是乘着暑期旅游的东风,让消费这架马车跑得再快些。两个月的事实也印证,这些措施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效果。
不过,精心地部署筹划,不应该只留下两个月的“热”。以阶段性的“热”为契机,文旅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和供给调整,破除“热”背后残存的“冷”,进而实现更长久的“热”,更大范围的“热”,更值得深入思考。
这个暑期,我们发现,人们旅游的方式更趋深入。从原来的进景区、看景点、拍照片,变得更注重文化体验,更愿意走进博物馆、美术馆、剧场等文化演艺场所,感受旅游目的地独特的历史积淀和风土人情,这也是文旅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文旅产业的必然回归。
不过在供给侧,一些地方的文旅服务对这一变化的反应还存在一些迟滞性。一些热门大馆、表演一票难求,有的甚至几部手机预约不到一张票,被网友吐糟为“门票堪比春运火车票”,只能通过高价购买“黄牛票”,给游客的消费意愿泼上了冷水。
文化演艺场所“热中有冷”,折射出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高品质文化供给不平衡、不充分的矛盾,既是当下特定发展阶段难以越过的“成长的烦恼”,又叠加了疫情后出游需求集中释放的偶然因素。这些矛盾并非无法克服,通过技术、行政手段进行规范约束,同时增加高品质的供给,新需求也能开辟出新市场,拓展出新蓝海。
我们发现,人们对旅游更“挑剔”了。如今的游客,不只在意能不能买得上车票,进得了景区,很多以往看来能忍则忍,或是被认为出门在外必然经历的磨难,如今也成为理所当然的要求:厕所数量够不够,有没有异味?游览高峰时能否及时增派游览车,景区以及景区周边卫生状况,无障碍设施能否顺畅使用等等细节,都成为人们评判一个景点乃至一座城市重要的参考指标。
这个暑期游,一些网红景点、城市在火爆的客流中暴露出了细节上的破绽,美食街上的垃圾清理不及时滋生蚊蝇;海滩缺少冲水设施,游客戏水后一脚泥砂;厕所缺少维护,游客掩鼻而入……再美好的风景也会被这些不良的旅游体验蒙上阴影。还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,像是户外活动遭遇大雨,场地泥泞难行;景区突发山洪,游客被困等,也显示出筹备策划或应急预案不够细致周全。
以文旅产业带动消费,拉动内需,靠的不是一朝一夕,或是一个假期的客流量猛增,而是想方设法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城市的美好,收获满满的安全感、幸福感,从而将一两个月的客流量骤增变成城市持续的热度和长久的美誉。说到底,考验着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水平。如果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工作人员严格管理,耐心引导,现场秩序井然,那即便面对人潮汹涌,想必大多数游客也都能报以谅解和宽容,用自己的停留为城市点赞。
逛逛逛,吃吃吃,买买买,文旅产业是快乐的产业,同样也是消费的产业,其对内需的带动作用不必多言。暑期游转瞬即逝,国庆假期并不远。不少消费者又拿起手机搜索攻略,跃跃欲试投入到小长假中了。抓住短暂的时间窗口,进一步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,提升服务能力水平,完善管理细节,新的机遇,就在不远处。
标签: